"膏",是一个多义字,在我国传统医学所论"膏滋方"中的"膏"字,有膏泽,滋濡之义。秦伯未先生在《秦伯未膏方集》提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多数膏滋方的所选药味,会多于一般的汤剂。故秦先生认为,"……膏方之集合多种药物,面面俱到,一齐着力。”
膏方之意义
何谓膏?正韵泽也,膏方者,博雅润泽也,盖煎熬药汁或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亦称膏滋药。
秦伯未先生在《膏方大全》一书中说到:“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在用法方面,他还指出:“发散不用膏,攻下不用膏,通利不用膏,涌吐不用膏。”
膏方之效力
《内经》有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盖一切衰弱怯损之病,全补益之品收起全效。然而人参、阿胶等辈,同属补品,何以有服之功效不著,而必欲乞灵于膏方?则以人参、阿胶等辈,其滋补之点,仅限局部。如人参补气,阿胶补血,不若膏方之集合多种药物,面面俱顾,一齐着力。故天下为混合物最合于身体营养。
秦伯未先生书中解释道,膏方方子大,正是膏方功效显著的关键。“以人参、阿胶等辈,其滋补之点,仅限局部。如人参补气,阿胶补血,不若膏方之集合多种药物,面面俱到,一齐着力。”
秦先生还举了几例失血失精的重症患者,数年的病,不同医生用各种手段调养没效,最终自己通过膏方调养,数月则精神渐旺。“膏方之性质者,推求滋补之重心所在,以尽其用也!”当然,膏方方子虽大,但不是多多益善,每一味药都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加入的。
膏方之组织
《内经》云: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是为方剂之组织法,膏方亦然。
惟膏方服用既久,其制势须扩大。大抵每方平均以三十药为准,外更酌加各项胶属。……膏方之组织,近于复方,故余之主张,以选方为第一步。方选既决,然后就各方选药;药选既决,尚有不足则就症补充。如此药证自能丝丝入扣矣。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凡欲以膏方进补者,必须在医生辨证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方,尤其是膏方多为大组方药,在君臣佐使更有讲究,就拿“补”来说,有平补、温补、清补、涩补之分。还要看病根所在,决定是以生津、益气、固精,或是养血为主。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佐以化痰、行气、清热、祛湿等,进行辨证论治。如果不辨证而盲目进补,是会补出问题来的。
另外,从时间和成本上来说,膏方一吃,就是一两个月,并非随时调整的。膏方所需的药材也有不少是贵细药材。所以,膏方的方子往往是医生深思细虑开出来的。
膏方之用量
药物质量,有轻重之别。质轻者用量宜少,质重者用量宜多,此为处方之原则。膏方之用量无殊,所特殊者,膏方用量互依普通方剂比例增加,其增加之率常以十倍,但亦有不耐久服者,则五倍六倍酌量施用可也。
膏方之时期
疾病之进退,每有视时令消长者。劳瘵危于春夏,疾引笃于秋冬,其浅显易见者也。因是膏方与时令亦不可不研究。
夫膏方之施,治在补益。补益之剂,宜静而戒动,宜藏而戒泄。四时之气,春为发陈,夏为蕃秀,主疏泄也;秋为容平,冬为闭藏,主收摄者也。疏泄则阳气发越而人气浮外,收摄则阳气固密而人气伏内。盖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天地之气息息与人相关。
秋冬,尤其是秋末和冬季,是服膏方最佳时节。因为秋冬季节,人体的阳气是往里收的,其消化吸收能力是最强的。
秦伯未先生在书中说道:“吾人服膏滋药为剂,宜于秋冬而不宜于春夏,取其易于受纳,而得遂其营养之作用也。”但是,这不意味着春夏就不能吃膏方了,一年四季都能吃膏方。春夏也有虚损之症,也需要膏方调养,只是从效果来讲,秋冬更好些。
膏方之煎熬
药剂之煎熬合法与否,与功效之巨细大有关系。如羚羊角、犀角(水牛角代)、石决等均须先煎,因其性不易出也;荷叶、蔻仁、钩藤等均须后入,因其气易消散也。他如人参等贵重之品,更须另煎冲服,免致耗费。其余膏方之煎熬,此等手续亦不可废。
然此等手续,药肆伙友焉能知之。而独经世之服膏方者,互完全托于药肆伙友,在彼不失小节者多,而贪利图幸者,要亦不免。于是以为乱真者有之,以次充上者有之,及煎成者,各物混合,谁得而知之,又谁得而辨之?若此之类,尚有滋益之效乎?因其不效,遂障不疑服者之健康,更疑及医家之技拙。此实煎熬时所不容不注意者也。
膏方之服食
考药之有膏,见上古《内经·痛疽篇》曰:痛发于嗌中,名曰猛疽。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豕膏者,以豕油、白蜜煎炼者也,所以便噙在口中,缓缓咽下,为治上焦病之法。所谓病在上者,服药不厌频而少也。
今之膏方则治久病及弱证,汤调而顿服,与古法异矣。秦伯未先生在书中曾说道,一般来说,取适量膏滋,温开水调服。也有部分是直接将膏滋噙在口中,缓缓咽下。关于膏方的服用频率,以医嘱为准。通常来说,每日服药两次,每次一匙。饭前空腹服用最好,易于消化。胃有疾病者,可以在饭后5分钟左右服用。
膏方之禁忌
膏方之禁忌,可分为二:一为疾病方面,一为饮食方面。所谓疾病方面者,倘偶感外邪,形寒发热、咳嗽,或内停食滞、腹痛、胀满、泄泻等,则宜暂时停止服药调理,恐竣补其邪酿成后患也。饮食方面者,药有克制,必须避免。世俗服膏方后,菜蔬不食,菜蔬饮料不用,茶叶其一例外。
总之,还需注意:阳虚有寒者忌生冷;阴虚火旺者忌燥热性食物;对于脾胃消化能力较弱者,不宜吃油腻或甜腻的东西;对于患血症者(吐血、便血或尿血),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疾病方面,若在感冒、发热、腹泻、食积胀满时,宜暂停服膏方。因为膏方以补为主,而这些病症,往往先要祛邪或化积,若此时以膏方补益,恐堵邪出路,反使疾病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