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说到中药,你以为只有很苦的汤药吗?

剂型是中药的形态,即产品的最终体现形式,也是中药的临床应用形式,与中药的制法和服法密切相关。中药不同的剂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临床上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宜的剂型有助于药效的发挥和疾病的治疗。
中医药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不同的药性,当选择不同的剂型,才能起到其应有的治疗效果。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就是当时成立的专门机构,将很多中药的验方统一起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各样的剂型。目前我们很多传统的验方和剂型都源于宋代的和剂局。
那么,中药传统剂型,你都了解哪些呢?
中药传统剂型有哪些?
1、汤剂
汤剂是最古老的剂型,把药材放入适宜的容器中用水煎煮一定时间,去掉药渣即成汤剂。汤剂起源于商汤时期,由伊尹创造,并总结写成《汤液经》,至今仍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汤剂组方灵活,可随证加减,制备工艺简单,患者可自行煎煮,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等特点,治疗急症及亟需荡涤病邪或扶持正气的病症尤为适合。汤剂还可用于外洗和灌肠,治疗皮肤科、外科、骨伤科、肛肠科等疾病。
2、丸剂
“丸”指圆粒状的药丸,丸剂是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根据制备方法和辅料不同,丸剂又有水丸、蜜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之分。
丸剂在体内分解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停留期间也较长,即起效慢、持续时间长,加之贮存与服用都很方便,故丸剂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须长期服药的情况,如补中益气丸、人参养荣丸等。但也有用于急症的情况,如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
3、膏剂
膏剂是药物经水或植物油煎煮浓缩而成的膏状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其中,煎膏是内服剂,将药材反复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再加蜂蜜或砂糖、冰糖煎熬成膏状即成。膏方以滋补作用为主,多用于慢性病、久虚或善后调理,起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适合长期服用。常用的有十全大补膏、益母草膏、养阴清肺膏等。
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和硬膏剂。
软膏是将药物细末或油榨取的有效成分与基质(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石蜡等)混匀而成,外观为半固体状,可涂于皮肤、黏膜,涂后渐渐溶化或软化而作用于患部,可用来治疗外科、皮肤科的疾病。
硬膏又称药膏、黑膏药,是将药物置麻油中炸取有效成分,去渣继续熬炼浓缩,再加铅丹、白蜡等收膏,趁热涂于纸、布等裱褙材料上,应用时在火上加温使药物融化,敷贴于患处或穴位,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疡或某些内科疾病。常用的硬膏有王回回狗皮膏、麝香狗皮膏、拔毒膏等。
4、散剂
散剂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散剂可以作为药物剂型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制备丸剂、胶囊剂等剂型的中间体。
因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此外散剂制法简便,剂量可随证增减,当不便服用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时,均可改用散剂。
散剂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常用的内服散剂如紫雪散、五苓散;外用的如金黄散、生肌散;内服兼外用的有七厘散和六一散等。
5、丹剂
丹剂是伴随着炼丹术出现的。“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系指用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经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状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均属此类。
丹剂特点是用量少,药效确切,且廉价易得,故为历代中医沿用。但其毒性较强,只能外用,一般不可内服,在使用上还要注意剂量和部位。
后来人们为强调某些成药的突出功效,或因方中含有贵重药品,也称之为丹,如大活络丹(实为丸剂)、玉枢丹(实为锭剂)等;部分丸剂、散剂、锭剂品种多以朱砂为衣,因其色赤也习称丹。
6、露剂
露剂又称药露,是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制剂,多供内服。露剂能够保留药材固有的香味,便于服用和吸收,多具有解表清暑、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的露剂有治咳川贝枇杷露、金银花露等。
7、酒剂
酒剂,又称药酒,是药材用黄酒或白酒为溶媒浸提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酒可以祛风活络,通经止痛,又能防腐而使酒剂得以长期保存,故酒剂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或身体虚弱需要长期滋补的情况。常用的酒剂有国公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舒筋活络酒等。
8、锭剂
锭剂是以古代金、银的锭形为模式而制成的剂型,有长方形、纺锤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形状。
为了便于使用,如蟾酥锭是制成一端粗一端细的纺锤形,可直接涂敷患处;药墨是制成长条块形,研磨后可内服或外敷;箍眼药制成细长圆柱形,可往眼角直接涂抹;万应锭制成小纺锤形,以其形如鼠屎,又因包有乌金衣,因此又称“金鼠屎”。
锭剂除去用蜂蜜为基质者外均可以长久贮存,并且便于携带,可随时使用。
中药剂型对临床疗效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临床上应该针对不同的病症、人群及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剂型来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