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润肠养胃第一方:四磨汤

四磨汤是宋朝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美名很快传遍长江中下游。
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一周后,不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再闹肚子,肠胃特别好。这个习惯从民间到现在已沿袭1000多年。
【组方】木香、枳壳、槟榔、乌药
【功效】破滞降逆,补气扶正,对肠胃疾病很有效。
【方解】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
槟榔导滞、杀虫、利水;
四药合用可理气调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而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完全符合 “气上宜降之,气逆宜顺之” 的中医理论。并且由于是纯中药、见效快,对于治疗儿童肠胃疾病、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疗效。
“四磨饮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四味浓磨煎温服,破气降逆喘自平。”《济生方》中的“四磨饮”组方为乌药、人参、沉香、槟榔,主治七情感伤、上气喘急、胸膈不快、妨闷不食。
“四磨”是指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的方法。由于方中诸药均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过久又恐芳香气味散逸,而影响治疗效果,故用此法,取其“磨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正如《集注》所云,四磨汤“四品气味俱厚,磨则取其气味俱足,煎则取其气味纯和,气味齐到”,故能“效如桴鼓”。
该方从宋代一直沿用至明代,直到明代儿科医家翁仲仁撰写的《痘疹金镜录》在《济生方》基础上进行配方增减,“四磨饮中人参者,降中有升,泻中带补恐伤其气也,大实者仍宜用枳壳”,沉香针对气逆者(呕吐),偏于纳气,使气逆者平降,兼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木香针对气滞者,偏于调气,使气滞者消散,兼调中止泻。因此,将原来的人参、沉香调换为木香、枳壳,更符合四磨汤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