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养生】中医九大体质保健要点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平和体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对于平和体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对于饮食调理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进食应饱饥有度,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吃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应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气虚体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阳虚体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如大葱、姜。蒜、花槭、韭菜、辣椒、胡椒等。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如西瓜、黄瓜、莲藕梨等。可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必要时可服用金匮肾气丸。
阴虚体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痰湿体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金橘、芥末等食物,少吃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可服用化痰祛湿方药。
湿热体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饮食宜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莱、苋莱、芹菜、黄瓜、莲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烟酒、不熬夜、注意休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血瘀体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可多吃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食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舒肝解郁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服用桂枝茯苓丸。
气郁体质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可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等。
特禀(过敏)体质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调养方法】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芥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等。
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基本确立。
中医体质学说的关注点在于“人”,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理念指导下,用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方法,使人体不发病或促进人体健康,是“主动健康”。
我们认为,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调理体质的偏颇程度,循序渐进,使整体身心状态趋于平和,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